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西藏(17) | 黃教六大寺之三哲蚌寺(2)

 

clip_image001

【哲蚌寺】位於拉薩西郊更丕烏孜山下,佔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
藏語裡的意思是積米寺或堆米寺,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州”
它是西藏佛教格魯派在拉薩的三大寺院的首寺
於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年動工修建的
由於哲蚌寺開始修建時就和世俗貴族結合地相當緊密
所以哲蚌寺很快發展壯大起來
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當政後,規定各寺廟常住喇嘛的人數時
哲蚌寺的定額為7700人
到中共解放西藏前,實際住寺僧人達10000多人
成為西藏規模最大、僧人最多的寺院集團
有人說可能也應該是世界之最
1962年哲蚌寺列為西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clip_image002

洛色林扎倉是哲蚌寺最大的扎倉(經學院)

它的建築面積約1860平方米,主要包括經堂和佛殿兩部分

經堂有102根柱子,面積1053平方米

兩邊經架壁立,總長約60多米,放滿各種經典

經堂陳設裝飾不亞於措欽大殿

經堂後背是強巴佛殿,並列三室,前部相通,佛殿內供滿各種佛像

扎倉的僧人人數是全寺最多的,他們主要來自康區和雲南等地,扎倉下轄23個康村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這張相片,我為它定了一個名稱『避走的僧人』

或許可能是因為當天太陽太毒了

也或許因為去年314事件【詳見上一篇:黃教六大寺之三哲蚌寺(1) - 西藏(16) 】的影響

我寧願選擇前者

當他看到了我們這群外來的觀光客,人手一台相機對準了他,準備按下快門

其實,不要說是他

我們易地而處,立場對調

相信我們也不會那麼樣的坦然

clip_image005

 

clip_image006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西藏(16) | 黃教六大寺之三哲蚌寺(1)

clip_image001

坐了大半天的車,我們從日喀則回到了拉薩

到了拉薩,我們預定的目的地是原本在行程中沒有安排的景點 - 哲蚌寺

沒有安排但是為何會出現在行程當中?主要是因為原本安排的是參觀堆龍德慶縣的楚布寺

但是,根據導遊的說法:要到楚布寺的道路,因為一連下了好多天的雨被沖壞了

而且路況相當的差,所以在沒有辦法的狀況下,所做的變更

其實,就我而言,對於這樣的改變我是贊成的

正如前面所說的,哲蚌寺是名列為格魯派(黃教)六大寺當中一個重要的寺廟

好像是搜集郵票一樣,一套郵票六張都已經集到了四張,當然對於剩下了兩張是非常期待的

之前都已經到過青海塔爾寺、西藏色拉寺、札什倫布寺、途經甘丹寺,似乎哲蚌寺就沒有不去看的道理了

 

clip_image002

來到西藏5天當中,常常覺得它的美景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

這兒的居民也比內地許多地方,顯得友善而與世無爭

純樸早熟的小朋友,或許沒有接受到外面花花世界的汙染

往往當你給他一顆糖果、一支鉛筆

就可以換得他們天使般純真的笑臉

若你要來這裡旅遊

不妨

多帶一些文具、餅乾或糖果

相信你將會有許多旅程當中意想不到的收穫

 

clip_image003

哲蚌寺的晒佛儀式在西藏是非常有名的

就在我們回到台灣後的8月20日

拉薩雪頓節哲蚌寺晒大佛正在進行

長40米、寬37米的佛祖釋迦牟尼像唐卡在拉薩哲蚌寺後山上徐徐展開

據說當天的展佛活動的朝聖者超過10萬人

可惜當天我們無緣可得見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5

在我們快到哲蚌寺的車上,導遊小楊照慣例對我們進行了一番”行前教育”只是在他言談之中,卻透露出一些非比尋常的說明,也增添了此行的不安氛圍。

話說時間回到去年( 2008年) 3月14日,在西藏拉薩地區發生了名震中外,近20年來最嚴重的打、砸、搶、燒事件,這次西藏騷亂事件就是從哲蚌寺開始的。

據事後統計,共造成數十人傷亡,另外車輛、民宅、店鋪遭到焚燒及毀損亦不在少數56輛,燒死或砍死無辜群眾13人,有數十名執勤公安民警受傷,其中重傷4人;有61名武警受傷,其中重傷6人。暴徒縱火300余處,焚燒214間,整起事件中共當局定調為”藏獨暴力騷亂事件”。

哲蚌寺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廟,解放前這裡的僧侶數目多達10000人,1959年中共實施”民主改革”後,徹底廢除了寺廟的封建特權和壓迫剝削制度,還寺廟為廣大僧俗信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1982年哲蚌寺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僧眾九百餘人。2008年 314事件後,僧侶人數?(未知),比較重要的是,戴帽子的(公安警察)在裡面人數眾多,因此,進去後千萬別談論有關政治、獨立甚至於”台灣”…等等相關的話題,以避免激化對立、惹禍上身,大家聽了後都面面相覷!

 

clip_image006

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西藏(15) | 藏香 & 唐卡

clip_image001

今天一早從日喀則出發,目的地是拉薩

面對這種放射線狀的旅遊路線安排

可說是已經習慣了

比較重要的是,點與點之間的是線

在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路途上,你該要如何消磨與自處

當然,你可以”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過

你也可以拿起你的相機,在一邊顛簸的狀況之下一邊按下快門

碰碰運氣是否可以留下幾張,令自己與朋友覺得不錯的照片

clip_image002

導遊小楊告訴我們:今天所走的公路,一路是沿著尼洋河向東而行

尼洋河是一條非常美麗的河,它是雅魯藏布江的一條支流

藏語稱河為“曲”,稱湖為“錯”

尼洋河,藏人叫它尼洋曲

在剛離開日喀則時的河谷,呈現一片好像”月世界”般的地貌

整個山頭和河床極少植被,光禿禿一片

主要原因是因為青藏高原是較新形成的地形,在喜瑪拉雅造山運動之前

它都還是在海平面以下的海底

地質學所說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說的是幾百萬年以前

印度半島向北漂移,頂撞在亞洲大陸上

巨大的能量使得二者接合部﹙那時在海底﹚被頂出一道

長二千五百公里、寬三百公里的隆起,那就是今天的喜馬拉雅山脈

在西藏高原上,還有幾道與喜馬拉雅山脈大致平行的山脈

岡底斯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唐古拉山脈、還有昆侖山脈、巴顏喀拉山脈等

就像麵糰上被擠起的數道褶皺,在地質學上這些山系也正是被稱作“褶皺山系 ”

clip_image003

說了這麼多,還是來談談”藏香”吧!

傳說1300多年前,當時的西藏吐蕃王朝與中原地區的唐朝和親成功

藏王松贊干布派吞彌·桑布扎,從唐朝都城長安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到古裏(也就是尼木縣吞巴鄉)

這時,吞彌·桑布扎看到家鄉妖魔鬼怪橫行,瘟疫遍地。他晝夜誦經唸佛驅逐瘟疫無果

一夜夢中見到佛祖釋伽牟尼佛

佛祖教他把北山上的幾味發光的小草取回點燃產生薰霧,並用北山上的泉水送服小草治病

醒來後,吞彌·桑布扎到北山上果然找到了夢裏的那種小草

在全寨中燃起了煙霧薰遍全寨,又教鄉親們服用小草,果見奇效

從此,吞彌·桑布扎將這些小草混合分發給大家常常燃薰,以防瘟疫

clip_image004

後來,吞彌·桑布扎結合文成公主帶來的製香技術,做成了藏香。

他將幾種不同藥性的配方和製作工藝全部傳給了家鄉人民

並在家鄉北山泉水的源泉唸經施以密咒,讓鄉親們飲用保平安,祛病魔

所以至今西藏仍然保留著點燃香草驅蚊蟲,祛病菌,清潔空氣的習慣

經歷代藏藥學家們的研究實踐,發展為今天的不同作用的藏藥香,這就是藏藥香的起源

clip_image005

製作藏香的原材料和製作工序要求都比較嚴格,最主要的就是加工柏樹粉

得先把柏樹樹幹鋸成若干小段,去皮,然後用水磨車把柏樹磨成粉末

再把磨好的柏樹粉末和各種香料混在一起搓揉

最後把混著各種香料的木泥擠成細條狀,曬乾後就完成了

傳統的藏香原材料繁多而複雜,一般是柏樹樹幹為主料

再以藏紅花、麝香、檀香等十八種香料按適當比例配合搓揉而成

它所用的配料並不亞於名貴藏藥的配料

clip_image006

藏香的功能除了能清新空氣外,還能預防感冒

好的藏香即便是在屋裏點的話,在外面也能聞到

就和香水一樣,好的香水今天搽了過上一個星期還有香味

藏香也是,今天點了明天還能聞到香味

clip_image007

藏香是藏族民間不可缺少的日用品

生活在高原的藏族人們就是用藏香來祈求祥和以及身心安康的

藏香也就像生命一樣在消耗、繁衍和再生中延續著……

clip_image008

 

clip_image009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來自於藏文音譯

指的是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

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

堪稱藏民族的百科全書,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苯教作品

clip_image010

它類似於漢族地區的卷軸畫,多畫於布或紙上,然後用綢緞縫製裝裱

上端橫軸有細繩便於懸掛,下軸兩端飾有精美軸頭,

畫面上覆有薄絲絹及雙條彩帶

涉及佛教的唐卡畫成裝裱後,一般還要請喇嘛念經加持

並在背面蓋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極少量的緙絲、刺繡和珍珠唐卡

clip_image011

唐卡的繪製極為複雜,用料極其考究,顏料全為天然礦、植物原料

色澤豔麗,經久不退,具有濃郁的雪域風格

唐卡在內容上多為西藏宗教、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

凝聚著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

記載著西藏的文明、歷史和發展

寄託著藏族人民對佛祖的無可比擬的情感和對雪域家鄉的無限熱愛

(本篇部分相片來自於團友海毅所攝)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i-gotU GPS 旅行軌跡記錄器

 

最近除了製作部落格之外,另外,我也忙著玩另一個"玩具"

i-gotU GPS 旅行軌跡記錄器 GT-200e

這是甚麼東西呢?

簡單來講i-gotU旅行記錄器不僅可以記錄您的旅遊軌跡,更可透過 i-gotU Desktop軟體自動將您的數位照片與GPS航點放在Google 地圖™ 或 Google 地球™上,並以3D影像帶您重遊舊地,隨著旅途動態回顧您旅遊時的影音檔案。更酷的是,您可以直接匯出含有地理資訊及照片的MHT或KMZ檔,直接透過Email與親朋好友分享您的旅行記錄與相片!藍牙版的I-gotU,還可當作GPS接收器使用,只要透過手機或PDA,搭配市面上的導航軟體,即具有導航的功能!

不管開車、騎機車、騎單車、水上活動、爬山、旅行……,都可以帶著它記錄您的足跡,回來再與相片配對,就成了一篇篇特殊而可以保存的遊記。(可以參考我下面的部落格)

@trip 旅行部落格

西藏(13) | 黃教六大寺之二扎什倫布寺(1)

clip_image001[16]

西藏自治區是一個多元種族共融的地方

如果以行政區的劃分來看,分為七個區域

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昌都、那曲以及阿里地區

西藏旅遊的發展,雖不能說是剛開始

但是,因為當地地形影響交通仍屬不便

大多數在西藏旅遊行程安排

還是多以拉薩為中心的放射狀路線

“不走回頭路”在這裡是行不通的

大多數都是單線去回

因此,西藏旅遊每天都在拉車

而且每天一上路,公里數都是以百為計量單位

就像從拉薩到日喀則地區,途經貢嘎、浪子卡、江孜

大約就是三百多公里(約為一條中山高的長度,但是它並不是高速公路)

因此,如果有要到西藏旅遊打算的朋友

關於交通這點,應該要有一些了解和體認

有句順口溜”辛苦兩、三天,興奮十分鐘”

意即在此

 

clip_image002[6]

我們對於西藏的認識

拉薩稱之為前藏,西藏首府

達賴喇嘛與布達拉宮所在

日喀則稱之為後藏

班禪喇嘛駐紮扎什倫布寺所在

以往西藏就是由這兩大城市、兩個領袖(實質)

撐起西藏這一片天,經歷了數個世紀

時至今日城市依舊在,領袖卻已變成是精神上的

 

clip_image003[6]

扎什倫布寺,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寺”

全名為“紮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

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

是西藏佛教格魯派在後藏地區的最大寺院

它與拉薩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

四大寺以及青海塔爾寺和甘肅的那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

扎什倫布寺是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首

此次行程之中六大寺中安排了三個(色拉、哲蚌與扎什倫布寺)

加上兩年前絲路之旅去的青海塔爾寺

無怪乎有團友開玩笑的說

到大陸旅遊好像不是拜拜(寺廟)

就是掃墓(陵墓)

似乎還真有幾分的貼切

 

clip_image004[6]

在扎什倫布寺前的廣場,看到了許多藏族同胞

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他們有的手拿著轉經輪,不停的轉動

也有的人不斷五體投地的膜拜

更有的是扶老攜幼一身襤褸拿著各式的酥油,趕忙的要去供佛

我常常的被他們的這種無畏嚴寒酷暑

一心專注的精神以及態度所感動

遠在數千公里遠來自台灣的我們

雖然不是很懂他們這麼做的實際意含

但是每每看到他們那虔誠著雙眸恭敬的身形

佛家所謂"慈悲"之心,油然而生

 

clip_image005[18]

 

 

clip_image006[8]

 

 

clip_image007

西藏(14) | 黃教六大寺之二扎什倫布寺(2)

 

clip_image001

在參觀了扎什倫布寺後

就在停車場附近

看到了這對僧侶(我想應是師徒),正要過馬路

拍了這張到西藏以來,我覺得最滿意的相片

當時時間快到七點,正值太陽將要下山之時

陽光在他們的身體邊緣形成了一圈的金邊

似乎是有緣似的

當我拿起相機要拍他們的時候

他們也絲毫不閃躲,很大方的讓我這個他們眼中的”外人”

留下他們的影像

當我完成拍攝後

小師傅示意”叫我拿給他看看”

其實這時我的心情蠻忐忑不安的

擔心他們是不是會有不好的反應

沒想到師徒兩人看了之後

對我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感謝你們:豐富了我的西藏之旅

 

clip_image002

看到了金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歷經近五個多世紀風雨的扎什倫布寺

依然以它恢宏的氣勢、絢麗的色彩、神聖而莊嚴的殿宇

聳立于日喀則市西面的尼瑪山上

從他的外觀即可感受到

作為班禪活佛轉世系統之地

他的建寺規格有別於先前所參觀過的幾間寺廟

 

clip_image003

比較值得一提的強巴佛殿,是整個扎寺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大殿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強巴佛銅像】

強巴佛殿建於1461年,高30米,分設5層殿堂。整個大彌勒殿內是空的,為了用來供奉1914年九世班禪確吉尼瑪主持鑄造的鎏金青銅強巴佛像,強巴大佛通高26.2米,蓮花台高3.8米,佛高22.4米,佛面部長4.2米,耳長2.8米,鼻孔裡可容一成年人,肩寬11.4米,掌寬1.眯,腳長4.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坐像。這坐像用黃金279公斤,銅115000公斤,珍珠300餘粒,琥珀、紅珊瑚,綠松石等各種珍貴寶石1400多顆,僅大佛像的眉間,就鑲嵌特大鑽石1顆,蠶頭大的鑽石30顆,珍珠和其他寶石60多顆,是由900個工匠花9年的時間完成的。豐滿的佛體、倍感細膩的肌膚都顯示出無比精湛的工藝。這尊世上最大的銅佛,所披袈裟也是最大的。據史書記載,強巴銅佛曾更換過兩次袈裟,第一次是1904年,第二次是1957年。1985年,扎什倫布寺舉行了第三次更換袈裟的隆重儀式。

大強巴佛造型之生動莊嚴,製造工藝之精湛,反映了藏族人民的高超技藝

 

clip_image004

【曬佛台】

由一世達賴根敦珠巴創建於146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高32米,長42.5米,厚3.5米,共分九層,以內部木梯相通

此台位於寺東北圍牆外,兩側多轉經架、風馬和摩岩石刻

藏曆5月14,15、16三天這裡將分別展示過去佛、現世佛和未來佛巨幅佛像

 

clip_image005

措欽大殿門外的講經場,是由迴廊構成的院落

過去班禪大師經常在這裡向全寺僧人講經佈道

平日午飯前,喇嘛們都會聚集在主大廳內學經、下午進行辯經

同時這裡也是節慶和佛事活動的中心

站在這裡看著來來往往的信徒和僧眾,別有一番情趣

庭院中間豎立著一個巨大的經幡

四周的牆上繪有幾千尊佛像,細細看去無一雷同

 

clip_image006

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

巷弄間的美味(1) | 臭豆腐

有一種美味和其他的食物不一樣,甚至於恰恰相反

所有的美食莫不以色香味吸引眾人,刺激大家的視覺嗅覺以及味覺

這一種卻是反其道而行,越臭卻讓好此一味的朋友越為趨之若鶩

簡直是臭得好、臭得妙,臭到深處無怨尤,套句時下最夯的話"臭很大"

臭豆腐4

 

今天要介紹的這家臭豆腐店,它位在三重的巷弄之間,沒有豪華的裝潢,就如同像是大家對於自家附近,市場裡的小吃店家一樣的印象,營業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個人憑藉多年吃遍各地各式臭豆腐這項小吃的經驗來看這家老臭豆腐店,它絕對可排上臭豆腐界的前幾名。

    臭豆腐12           

臭豆腐要好吃第一個要件就是火侯。炸得太過,豆腐登時變成豆干;若炸得不夠,豆腐的生味無法轉化成為香味。這間店的豆腐表皮炸得是金黃酥脆又不會過火太死硬,一口咬下裡面的豆腐鮮嫩多汁,天然的豆汁布滿整口,似乎與外表的油炸達成了自然的平衡,真可謂之"極品"。另一個重點就是油質。坊間許多賣臭豆腐的店家,往往還沒走進店中,撲鼻而來一陣久經使用過的油鍋所散發出來的一股酸臭味,我的反應都是轉頭就走,而這裡油品,老闆似乎是蠻有研究的,一點都不會讓你聞到這般氣味,實不易也。其次,其配料亦為恰到好處,不管是泡菜、醋醬油以及蒜醬,加進裡面起了相乘的效果,將臭豆腐的香脆多汁,又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臭豆腐8

 另一個店內的主角-大腸麵線也是蠻中規中矩的,沒有出現不應該有的怪味(現在有很多的店,他們家的麵線也不知是加了甚麼佐料,吃起來就是只有一個"怪"字形容),有的是柴魚的香味,還有大腸濃郁的特殊味道,我只能說和臭豆腐配搭起來就是"絕配"。

臭豆腐16  臭豆腐10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們家的辣椒醬

兩種選擇:左邊是他自製的,右邊的是常見的那種, 喜歡吃辣的朋友我個人強力推薦妳試試看他自製的辣椒醬,包準一試就會上癮。

臭豆腐5 

每天都要賣出好幾鍋的大腸麵線

臭豆腐6

自製的台式泡菜,自然發酵的酸味是吃臭豆腐不可或缺的 

 

 

臭豆腐2

 

 

 

店址:三重市正義北路和長壽西街交接處(如上地圖所示)

營業時間:上午7~8點到晚上7~8點

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西藏(12) | 江孜白居寺

 

Zongshan01

每一次要出來玩之前,其實在台灣時都會對於要去的地方

到書店或是上網蒐集一些當地的一些資訊

景點拍照較佳的點,也就是所謂的”做功課”

當然,此次西藏行也不例外

而且,像西藏這種世界級的觀光景點

與它相關的資訊更是一坨拉古

其實我要說的重點並不在此

對於旅遊我覺得”做功課”是一定要的

常常也在看了一些美美的照片後,在心中勾勒出這次想要拍到的美景

但是,”照相”這事,實在是說簡單也很簡單,說難它也太難了

所牽涉到的因素太多,除了器材、技巧、美學素養…以外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天時和地利

團體出遊不比自己開車說停就停

往往看到了美景都有種稍縱即逝的感覺

到了定點總可以好好的拍了,但是天候不佳光線不好

畢竟每天總有每天的進度要進行

而每個人也都在完成他應該做的工作

能夠拍到理想滿意的相片是有福氣的

沒拍到的話也別太過生氣

這也是旅遊不同的一種況味,不是嗎?

 

clip_image002

進入了江孜市區,感覺和前幾天所待的拉薩有著些許不同的風貌

街上熙來人往的好不熱鬧,交通工具多以馬車、驢車為主

聳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宗山城堡

就高掛在宗山懸崖峭壁之上

在距今一個世紀之前的1904年

英帝國主義侵略軍600人占領崗巴宗,同時從亞東向北入侵江孜

在宗山受到江孜軍民的拼死抵抗

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築起炮台

用土炮、土槍、“古朵”、刀劍、梭標和弓箭

與入侵之敵展開了英勇的血戰,戰鬥持續了8個月之久

1904年5月上旬的一個晚上,千餘軍民偷襲英軍將其全殲

6月,英軍派來了援軍,用大炮狂轟宗山炮台,

堡壘中的火藥庫為英軍炮火擊中爆炸

江孜軍民在最後關頭,仍用石頭拼死抵抗,堅持了3天3夜

最後所有勇士寧死不屈跳崖殉國,寫下了光輝而悲壯的篇章

1961年被中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也是中國愛國教育重點示範地區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5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7

離開了宗山抗英遺址後,原以為還要好一陣子才會到白居寺

結果沒想到一下子就到了

白居寺被稱為西藏塔王,藏語簡稱“班廓德慶”,意為“吉祥輪大樂寺”

它在西藏的地位比不上布達拉宮、扎什倫布寺

它的名氣也沒有黃教六大寺的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來得響亮

但是,它卻有著上述各大寺廟都沒有的具體及象徵特色

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它原來屬於薩迦教派(花教),後來噶當派(白教)和格魯派(黃教)的勢力相繼進入

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禮;最後,還是互諒互讓

於是,白居寺便兼容薩迦、噶當、格魯3個教派

特色之二是菩提塔,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十萬佛塔”的建築風格

它是一座融合了藏式、中原及尼泊爾兼具的佛塔

我只想說”傑克!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clip_image008

前面去了很多的寺廟,但是似乎沒看到甚麼佛像

其實不是沒有,也不是我偷懶沒拍

而是西藏地區的寺廟內,是禁止拍攝殿內佛像和壁畫的

也有收費後可供拍攝的,但收費都很昂貴

大都是以每一個殿堂一次收費(約RMB50~100元不等)

每所寺廟都有十幾二十個殿堂,有空的話您可以算算看!

這次來到了白居寺的十萬佛塔,照往例也應繳費15元才可拍攝

在進入前導遊小楊給我們行前教育了一番”相機先藏起來”

等到了入口處,顧門的僧人看到我背著相機包,就要跟我收費

但是,裡面卻是空的;此時,我看得出他心裡講了三個字”莊孝維”

哈哈!叔叔是有練過的,我早就預先藏在女團友的LV包裡

這時我才體會到”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的真義

 

clip_image009

回歸正題吧!此塔直徑62米、塔高42米(共13層)

由十三層石階、塔基、塔腹、塔瓶、寶蓋及金幢等幾個建築單元組成

塔形下大上小,遞層逐漸上收

一至五層每層分20個角,共有108門,佛殿76間

六至九層不分間,六層是圓形塔腹,七層爲方形,八層爲覆缽形

九層爲傘蓋,頂部是寶瓶、寶珠,在中國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珍品

殿堂内繪有十餘萬佛像,另有千餘尊泥、銅、金塑佛像

因而得名“十萬佛塔”

看著看著有種彷彿置身於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岡石窟的錯覺

釋迦牟尼佛、燃燈佛、強巴佛、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白度母、綠度母

十六羅漢………滿天神佛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1